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编者按】此文原载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决策参考》2016年第1期。省委书记李鸿忠批示:“福娃模式”对全省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建设、“四个一批”等方面有诸多贡献。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张昌尔批示:福娃打造“四链”,在产业融合、以工促农方面的经验很好,去年逆势而上,产销两旺过百亿,为全省现代农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贡献。建议在全省加大力度推广“福娃模式”。
近两年来,尤其是2015年,福娃集团同多数农业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样,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也遇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如发展乏力、贷款困难、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推广受阻、产品销售不畅等等。对此,福娃集团采取了强有力的经营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创新和市场精耕等措施,陆续开发出深受市场喜爱的“水果捞”等系列新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格局。福娃集团在2014年销售82亿的基础上,2015年实现销售过百亿。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延长产业链,做好“两水”文章自1993年成立以来,福娃集团一直就是以粮食加工作为企业安身立命并得到发展的根本。到上世纪末投资食品,开展粮食的精深加工,福娃集团走过了一条从单纯的收稻谷加工到稻虾连作、到稻虾共育再到稻田高效生态综合种养之路。从订单农业到土地流转,从单纯的稻米深加工到水产品的综合种养及深加工,从水稻产业的“四代一管”全程机械化服务到水产业的“四包”(包供种、包技术、包病害防治、包产品回收),福娃集团已从单纯的农产品加工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延伸(米糠生产饲料、谷壳烧锅炉),从单纯的食品制造向现代农业的服务领域延伸,从单纯的粮食收购向流转土地建基地、打造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延伸。
2015年,福娃集团继续做大做强大米产业,夯实休闲食品产业,并正式进军水产业。在全面推行“稻虾共育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稻虾鳖”“稻鱼莲”“稻鳅鳖”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力争通过五年时间,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中科院水生所、长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强大的科研实力,把监利的小龙虾、泥鳅、黄鳝、水生植物及淡水鱼产品畅销到国内外。力争2020年,水产品实现产值30亿元,使监利在获得“全国稻米加工强县”的殊荣后,再跻身“全国水产品加工强县”的行列。
二、提升价值链,股权激励和新品开发
针对近两年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福娃集团在管理体制和市场营销方面做了一些针对性的调整。
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提高经营效率。一是划小经营单位,通过独立核算提高企业经营活力。二是进行股权改革,让每一个经营单位的管理层和优秀员工入股经营,让员工为自己干。三是进行流程重组,通过清冗淘庸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在市场营销方面,福娃集团在保持老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的同时,加快了新品投放市场的速度,对提升产品销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些新产品如七层蛋卷、水果捞和礼包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七层蛋卷已进入家乐福、中百仓储等国内大卖场,水果捞火遍两湖地区,礼包产品也已通过全国经销商进入消费者手中。新品层出不穷,员工待遇更高,福娃集团才能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逆势而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拓宽增收链,打好生态牌
为了确保原料品质,真正实现生态有机,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福娃集团从“订单农业”到土地流转,投入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从绿色食品到有机食品,从稻鸭共育到稻虾共育,从绿肥到生物有机菌肥,这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色、引领潮流的模式和办法,无不体现了福娃集团决策层做不一样的产业、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的决心和信心。
为此,福娃集团从源头抓起,投资5000万元建设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厂,充分利用监利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产水稻、水产等种养业都需要的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创产值1亿元,创利税1000万元。同时,企业得到了符合标准的生产原料,老百姓通过出售农作物秸秆每亩可增收100-200元,收集畜禽粪便又极大地解决了该县及周边县市养鸡场、养猪场、养鸭场乱排乱放对河道沟渠造成的污染,变废为宝;地方政府又较好地解决了焚烧工作中“东边灭火、西边冒烟”,老百姓骂娘、乡村干部疲于奔命的困境,可谓皆大欢喜,利国利民。
四、构建利益联结链,惠及“三农”
福娃集团始终坚持企业发展不忘乡亲,企业壮大回报地方的“创业育人、发展报国”的经营理念。近几年来,通过流转土地建基地,创办各类企业等方式,与当地建立了利益联结链:
一是通过流转土地,村里原先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田埂、沟渠、道路全部按照每年78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了福娃集团。周老嘴镇团洲村流转给福娃集团农户使用土地面积2874亩,但实际合同面积是3650亩,多出来的776亩原先都是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田埂、沟渠、道路,福娃集团也按农田面积付了流转费。这样农户的一亩责任田流转费变成了987元,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明显高涨。2015年就有监中、监南的十几个村主动联系要求福娃集团去流转土地,辐射面积近3万亩。
二是给予村极组织每年20元/亩的协调费。以周老嘴镇团洲村为例,流转4130亩,每年的协调费就是82600元,这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减少一事一议找农民收款也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在福娃集团与村委会协商下,各村组建了“福娃打工社”。本着“自愿参与,按劳取酬”的原则,到福娃基地做起了农业工人。各打工社还在征询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把务工村民分成长期工和短期工两种,均接受福娃集团的免费培训后上岗,获取100-200元/天的劳务收入。近三年来,基地所在村村民从福娃集团领取的劳务收入,少则5000-6000元,多则达到一万多元。按照其所流转的土地面积测算,亩平增收近千元。很好地解决了那些在家的农户把土地流转给福娃集团后收入问题。
四是福娃集团流转土地建基地,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种项目资金纷至沓来。村级公路、沟渠桥梁、晒场、自来水、路灯、绿化、垃圾处理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建设项目,都十分精准地落户各基地所在村。目前,最早和福娃集团合作的新沟镇红阳、横台等村都实现了户户通公路,家家有自来水。
五是推广“稻虾共育”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公司采取“反租倒包”、加盟及合作社自建基地等模式发展“稻虾共育”模式。预计到2018年面积将达到80万亩。通过承包或入股加盟的办法,让农民就地变成农业工人,福娃集团提供“四包”服务,无风险、高效益,农民既赚了每亩至少780元的土地流转费,又赚了每人每年至少4-5万元的劳务收入。
(联合调研组成员:刘田喜、陈文科、黄君、方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