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 美术作品

美的发现与创造
阅览次数:1589        发布时间:2018-12-5 21:08:07
 
——陈军琪的油画作品探究
 
      文/李慰饴
 
       “美是生活。”伟大的俄罗斯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
 
       但是,生活并不一定是美。生活中的美是需要发现、认识、理解的,而在这之后还不就是艺术。被发现、认识、理解了的美还需要孕育、生发、再造为主体的美感(感觉)、美象(形象)与美境(意境)。这也还不够。主体的美的欲求与冲动还必须经过“塑造”与“演绎”,才能够成为独立的客观的美体(作品)。作品是过程的终结或成果。这个连续的“生产”作品的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
 
       艺术的真谛,乃是内在的意象转化为外在的实现,转化的契机与介质即是我们常说的天赋与灵感。
 
       艺术创造的机制复杂而奇妙。胡风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拥抱”,有时也叫作“搏斗”。中国宋代大诗人陆游则用两句诗把这个过程表达得十分形象而精当:“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陈军琪谈到创作时,表达的正是这样的内心感受:“绘画创作是非常快乐且极度痛苦的矛盾的交织体。愉悦来自主观内心的关照和释放达到与观者的思想交流产生共鸣,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追求新的艺术境界。烦恼来至客观的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在改变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总是遥遥无极,为了理想常常违心地服从现实。
 
       他是个执着的艺术跋涉者与追逐者。他的画作布满了他的心血,也印证了他的才华。
 
 
       《穿蓑衣的鄂西老农》使我经验了一次从视觉感受到心理体验的冲击。形象细节描绘的真实与联想空间的开放,在这幅作品中实现了几近完美的结合。作品展示了“天机云锦”的丰富与厚重;也显示了坚实而独特的表现力,即“剪裁妙处”的审美高度与艺术灵性。在这个被生活磨砺与画笔雕刻的老农脸上,凝聚了丰富与沉重的信息。那特别传神的眼神,非常准确地传达出艰辛的记忆与繁复的情怀。朴实的形象和强烈的质感,准确的神态描绘与细腻的心理把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穿蓑衣的鄂西老农(1989年\布面油画\尺寸:60X50cm)
 
       这使我联想到许多画家表现中国农民的作品。有的悲苍、麻木,使人撕心裂肺。而陈军琪表现的是当下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老农》立于大地,风霜雕刻,坚韧与豁达,离我们更亲近、更厚实。
 
       老农形象象征着中国男人压不倒也摧不跨的力量,我们可以从那些皱纹的沟壑里以及眼角、嘴角里的动感里看到对生活的信心与乐观,即使在痛苦与灾难面前也不会丢失的、与生俱来的幽默感。
 
       《老农》欲言又止,仿佛想要和我们进行交流。我甚至听见了声音,既是来自画中人物本身的气息,也隐约可闻画家饱含同情与理解的心声。或细腻的缠绵,或豪放的感叹,或婉约的温情,或恣肆的呼喊。当然,也有无声的幽思、梦想、期盼与恬淡,以致无声胜有声。
 
       陈军琪说自己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现实主义,这种概括不一定准确。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候,只听命心灵的呼唤和“终端”(画笔、键盘、琴弦、肢体等等)的驱动,并不受某种预设的指导原则的制约。原则体现于作品,潜移默化、自然流露,不为宣言所规范。我认为,就作品而论,他基本上是属于现实主义画派的。正是这《穿蓑衣的鄂西北老农》证明了陈军琪现实主义的艺术功力。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受到其他艺术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影响,也不妨碍他在发挥自己个性的同时有所借鉴、有所融通。他的《高原绝唱》和《红牛》等作品,显然没有拘泥现实的模拟与再现。高原的苍凉、老牛的持重,都是通过造型的变化、色彩的反差与光影的夸张来实现的。距离感在这里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而《一束阳光》和《瑞雪》、《晨曲》等则表现了作者内心中温情与明朗的另一面。在这类作品中,光与色构建强烈的对比,形与意形成协调的融合。他的《绿色记忆》、《芦苇中的红舟》等则代表了他多方面的艺术探索。我们看到极强的现代点线面的平面与色彩构成,又不失具象严谨的结构,传达出宁静和谐的诗篇。
 
高原绝唱(布面油画\2002年\尺寸:80X100cm)
 
 
红牛(布面油画\1996年\尺寸:80X100cm)
 
一束阳光(布面油画\2002年\尺寸:500X600)
 
瑞雪(布面油画\1990年\尺寸:800X1000)
 
晨曲(布面油画\2002年\尺寸:1000X800)
 
红船系列-02(布面油画\1994年\尺寸:50X60cm)
 
红船系列-01(板面油画、1989年\尺寸:100X100cm)
 
 
白马(布面油画\80X100cm\1989年)
 
       《那山,那水,那羊》和《城楼下的白马》是两幅很有神韵的作品。前者蓝、白的交融与间离,山川与睡羊的和谐与对比,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于宁静中给人以浮翩的联想。后者亮、暗的映衬与穿透,形成一种透明的时空印象。在这两幅作品中,静寂与安闲,在徐徐缓缓地沉淀;高远与恬适,于明明幽幽中流动。记得宋代大诗人曾评价唐代大诗人兼大画家王维的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画到了极致便往往相通。在这两幅作品中,陈军琪带我们进入了那种“人意萧条看欲雪,道生寂历悟生风”(清•周亮工《读画录》)的诗的意境。
 
哪山,哪水,哪群羊(1990年\布面油画\100X80cm)
 
       有艺术主见的中国画家,运用西方绘画方法时,不可能不考虑“中国化”的问题。许多前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陈军琪也把这作为自己的艺术目标。他说希望“将心中的民族文化——东方的朴素道教思想与西方的哲学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将中国民族的绘画技法用油画语言来体现。”他力求“表现中国文人画的意味以象征寓意抒发情感。”
 
初春(布面油画\2011\60X50cm)
 
禅音(布面油画\2011年\50CMX60CM)
 
竹韵-冬(布面油画\2011年\60X50cm)
 
       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中国”的,而有些作品更是直接运用了中国画的写意与技法。《初春》和《禅音》,开合呼应的构图,骨法用笔的书写性笔触,油画色彩好似泼墨泼彩增添了画面的神韵,可谓有象无形,虽似不似。他的这类作品可以说是利用油彩画出的中国写意画。
 
 
    我们在陈军琪的画廊里流连忘返。我们在他的探索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陈军琪有过“望尽天涯路”的迷惘,有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奋争,在“寻寻觅觅”中他“蓦然回首”,会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的狂喜么?
 
 
       他痛苦,他快乐。他发现,他扬弃。他回顾,他前瞻。他播种,他收获。
 
       我们可以期待他有更多的佳作。
 
       他的探索不会停止。正如歌德所说:
 
       你想走向无尽么?
 
       你要在有限里面往各方面走!
 
 
       陈军琪,祖籍湖南湘乡,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原为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社美术总监,现为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悲鸿文化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创作员。擅长中国画、油画、平面设计、摄影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个展及联展有部分作品获奖,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拍卖。
 
       其艺术思想以中国精神为主脉,强调当代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赋予诗意浪漫情怀,表现了当代人文思想。其作品蕴藏了厚重的中华文化积淀又融合了西方的色彩和造型,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被学术界称为“本格派”。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