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浅谈湖北民营企业发展中家族式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阅览次数:920        发布时间:2021-11-7 12:01:52

  近期,我们在对湖北省部分市区民营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发现,民营企业家族式治理企业不在少数,在目前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也是在情理之中,关键是企业掌舵者如何把握好企业运营总体方向,有德有才,严于律己,包括手下的亲信,这样家族企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可以说,湖北省的民营企业经过40多年发展,无论从规模还是实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竞争力已日趋强大起来。特别是一些家族企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培育和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家族企业大军。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从夫妻档、兄弟班、父子兵、亲友团起家,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湖北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湖北省民营企业家族式治理还具有明显的优点:家族式企业做事成本低,责任心强,很少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家族式企业集团凝聚力强。企业管理层都是自己人,往往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决策执行力强。只要定下来的事情从决策到项目实施中间几乎没有梗阻。

  诚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湖北省民营企业家族式治理企业的缺点:由于任人唯亲,很难吸引高端人才,从而限制了企业长远发展,除非总裁有相当头脑;因于老板周围都是亲友,对制度执行上有难度,毕竟亲情难以割舍,大多造成制度是给最下层员工制定的,而上层不执行也没人敢说;家族企业大多是一言堂,往往听不进去善意的不同意见,从而制约了企业博采广议,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湖北省家族式治理模式较多,导致管理水平低下。多数民营企业的典型组织架构是以企业创始人为集权核心的治理结构,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担任主要管理者角色,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化和“亲缘化”特征,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均由家族内部成员控制,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缺乏“纠偏”机制,导致民营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湖北省民营企业大多实力有限,且不具备自主创新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物质基础,同时受家族式治理等传统观念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大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自主创新意识较为缺乏。这些因素明显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金融部门对民营企业的定位仍然存在着一定偏见,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国有企业存在较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例如湖北省内的央企国企一旦有融资需求,多数银行都是趋之若鹜,但若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困难时向银行发出融资需求时,银行则往往以贷款规模受限、企业信用等级不高的理由难以有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针对湖北省民营企业家族式治理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于那些初建和规模不大的中小型家族企业来说,单一的产权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对于那些定位于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和拓展经营范围的家族企业来说,企业需要做大做强的时候,就需要克服各种弊端推进企业进步。待家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放产权使之成为社会化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多渠道加强对民营企业领导层面思想及管理理念的引导,鼓励他们更多地走出去,学习、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走出家族式治理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适应市场发展,维持企业活力。

  三、加强民营企业核心领导层面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鼓励企业把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技术等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 。

  四、建立客观、公正、公平的企业信用等级库,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在进行有关经营活动时,享受与其信用等级相一致的各种待遇,让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编辑 张利

(作者:游峰,系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协会执行会长,民建湖北省委企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华社联盟终身名誉主席,华社集团董事长)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