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东湖评论:让民企更具活力 一江春水促发展
阅览次数:892        发布时间:2022-3-26 21:38:22

 

   近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高度肯定了民营企业发展成就,概括了民营经济的“56789”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民营企业是稳定增长的生力军。改革开放40年多来,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近两年,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国外形势不稳定、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广大民营企业展现了极强的韧性,顶住压力,迸发活力,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营业收入和纳税额不断提升。有数据显示,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上缴的税收占比甚至接近70%。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助力中国经济稳步向前。

 

   民营企业是促进创新的强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殷切期望:“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发有为。以华为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了一个个难题;以格力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要素和人才要素投入,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擦亮“中国制造”底色,唱响“中国智造”品牌;以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依托科技赋能,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深刻改变了群众生活,极大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在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投身于创新大潮,瞄准“强链补链”,在多个行业细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勇攀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顶峰,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脱颖而出,为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民营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由于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中小微民营企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涉及产业范围广,用工数量多,吸纳就业能力强。在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共享汽车、快递、外卖、直播带货等新兴行业吸引了不少劳动者加入。有资料显示,民营企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容纳了90%的新增就业人员。随着民营企业稳步发展,其社会贡献不断加大,拉动就业作用愈发凸显。

 

   民营企业是改善民生的排头兵。众多民营企业主动扛起社会责任,投身各类社会事业,全力服务民生,真诚回报社会。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湖北卓尔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扛起责任大旗,捐钱捐物,出人出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乡村振兴中,以淘宝、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发起助农公益行动,以公益直播、公益物流等形式为载体,帮助销售农产品,助力农民致富。在教育事业上,以新八建设集团为代表的湖北爱心民营建筑企业,数十年如一日,捐资助学,双手托起祖国的花朵。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广大民营企业稳健发展、吸纳就业、缴纳税收——民营企业对改善民生作出的最大贡献。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时代在呼唤,呼唤更多民营企业家,以昂扬向上的朝气,创新克难的勇气,走在前列的豪气,苦干实干的意气,打造一流企业,让民营企业更具活力,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江春水。

 

  稿源:荆楚网  作者:温馨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