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民营企业的怕和盼
阅览次数:1796        发布时间:2015-3-23 9:25:09

    按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又不失活泼的强调让“任性”继续火了。不过,这次不是“有钱就是任性”,而是“有权不可任性”。

  本次两会时值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关键之年,释放出许多振奋人心的信息。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要求各级政府都要转变职能,给企业松绑,推动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企业服务“一张网”,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如何构建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为民企减负成为当务之急。

  在关注两会的间隙,受邀与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先生做了一次微访谈。“市场本来就应该是全面开花才能欣欣向荣,只有自由发展良性竞争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庞书记对道出了民企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保证非公经济发展的热切期盼。

  民企:“国之重器”

  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表示,“对于今年两会我一直都在持续关注,诸多提案议案让我对国家保护非公经济增加了更多的信心,有这样的基础,我们一定会把企业做得更好更强,更早实现凉茶中国梦。”

  彭书记的志气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民企的活力,感受到了民企之重。尽管非公经济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非公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贡献却与日俱增。数据显示,目前,民营经济占全国GDP比重60%以上、税收贡献率60%以上、民营经济吸纳80%以上城镇就业和每年90%以上的新增就业。有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非公有企业对国家GDP贡献率已达60%,提供每年90%新增就业。一些企业已经迈向世界的舞台,比如,格力、华为、腾讯。从大格局来看,民企未来的发展要放眼世界,为全球消费者的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

  事实上,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加多宝为例,虽然遭遇品牌切换这样的断崖式危机,但目前其产值超过200亿元,员工2万多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在推动地方经济、解决当地民生问题等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民企们的“不幸”

  必须承认,中国民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纳税、创新和解决就业的主体力量,通过充分竞争逐步为消费者提供了日益丰富、性价比优越的产品和服务。但面对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逼迫,尤其是权力任性带来的寻租频现,税负过重,地方保护、国进民退等运营环境恶化等因素,使得民企遇到了越来越大的生存危机。

  就加多宝而言,作为凉茶领导者,其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但成果的坚持实属不易。加多宝成功地将凉茶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树立了中国饮料界的标杆。目前加多宝凉茶已销往全世界包括美国、南非、英国等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加多宝更登上APEC、达沃斯论坛、NBA和德甲赛场,同时在巴西世界杯期间启动全球凉茶文化行,透射了民企品牌中国梦的加速,在经济界影响力的放大。但却在打官司方面的确经历了7连败的“战绩”。打官司倒数第一,做凉茶却世界第一,一度成为大家调侃的话题,值得深思。

  而相比加多宝,许多企业并没有那么幸运。一个佐证是:大批企业家在移民,伴随着大量资本外溢。连葡萄牙这样尚未摆脱债务危机影响的西欧穷国都成为向中国人以50万欧元一个推销户口的热土,遑论美国、加拿大这些传统中国移民目的地。

  民无信不立。民企资本出逃,关键是民企的焦虑下信心的不足。他们担心,他们害怕,害怕得不到的公平对待,真正的法律天平保障。

  民企有“三怕”

  一是怕中央精心构筑的权力笼子关不住地方任性的权力。如何完善立法程序,健全立法主体,加强社会监督,立足市场和民意,都是一道道尖锐的考题。

  二是怕地方政府不作为。总理所言“法定职责必须为”如何保障?政府不作为如何制止?都直接会危及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而危及百姓的获得感。

  三是怕地方保护。当大批像加多宝这样的民企迅速崛起,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后,如何消除中国本土市场上的地方保护雾霾?要让每个企业都在所有地区获得公平竞争的可能,仍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这“三怕”道出了加多宝等民企的困惑。

  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这个叫加多宝的公司对灾区人民豪捐一个亿,在京城曾引发“买断加多宝”的抢购狂潮。但随后,这个公司便陷入漫长的商标权之争,背后的国资民资之争、地方保护等袭扰从未终止……加多宝打官司7连败背后肯定有很多问题值得认真探究,而各地频现有关部门对其产品勒令下架的处罚,似乎也经不起法治思维的拷问。

  无独有偶,同样以加速度崛起,为亿万消费者和万千创业者带来巨大的市场红利的淘宝,最近与工商总局的PK广受瞩目,其中解决立法滞后、执法缺位等问题之迫切,远甚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不过,值得庆幸的事,加多宝、淘宝等企业始终保持健康持续发展。这也印证了改革开放36年的历史印证的一个真理:凡是权力任性,凌驾于法治之上去干预微观经济,都以失败告终。甚至可以说,整个市场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关键要素是权力逐步退出市场,民企健康成长的结果。

  民企之盼:依法治国,重在公平

  在访谈中,我一个强烈感受是:加多宝公司的党委书记没有强调要政策、要资金、要扶持,只是在重复着一个关键词:公平。

  对于法治思维有几个方面:规则思维——法治是规则之治;平等思维——法律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便是平等;程序思维——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重要保证;制约思维——约束的权力会成为逃脱牢笼的猛虎;保护思维——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权益。

  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想,法治的关键在于“公平”。

  试想,在洋饮品上演“水淹七军”的蚕食民族品牌的惨剧十多年后,2009年,加多宝在市场中野蛮成长的民企在销售额一举超越可口可乐,这令人啧啧称奇的“逆袭”完全是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加多宝们”不怕挑战和竞争,怕的只是不平等的竞争环境。

  当然,依法治国的关键也在于依法行政,真正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优胜劣汰中扮演决定性因素,让每个竞争主体都能沐浴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之下。这不仅是企业之盼,是发展之盼;更是民生之盼,稳定之盼。

  上淘宝、喝凉茶、订专车、玩微信?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让老百姓生活有滋味不上火,坚持推进依法治国,为民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的同时也是在造福人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