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日前,由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办,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支持的"2015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暨融资与保险论坛"在上海举行。以民间方式联手国际国内专业机构进行风险发布,在我国尚属首次。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企业高管和专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律、税务、融资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风险管理机构要积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让中国企业走得出,更走得稳。
中国企业境外收购
失败率较高
据本次风险发布会介绍,2013年底,我国共有1.53万家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了2.54万家境外机构,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家。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海外投资遇到的风险也日益突出及复杂。由于很多中国企业缺乏充分的准备,对海外投资过程中的内外风险还缺乏防范措施,导致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国际知名金融数据Dealogic
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达到12%,为全球最高,尽管在2010年失败率降低为11%,失败率仍为全球最高。而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已覆盖几乎所有行业,由于投资方式、行业特点等的不同,不同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主要面临政治、法律、税收与投资政策、市场、金融、社会、信用、环境、技术和经营等风险。而政治壁垒、标准壁垒、融资模式、知识产权和绿色壁垒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五大困局。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政治、法律、金融汇率、信用与环境风险等是"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风险。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席沈开涛透露,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高于引进外资200亿美元。未来十年预计达到1.25万亿至2万亿美元。这么多的钱投向了海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以及金融和交通运输、农业和不动产等多个领域,换来了巨大的市场。然而,很多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基本上没有风险管控的意识和手段,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就有中国在斯里兰卡投资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中墨合资的"坎昆龙城"项目和中国在希腊投资的"比雷埃夫斯港"项目被叫停,理由多与所在国的政府首脑更替有关,说明中国投资者在预防政治风险方面可能做得不够。这些被叫停的项目都是几十亿美元的大投资,仅"比雷埃夫斯港"一个项目就有可能失去已经投入的34亿欧元。
"对于中国广大的已经'走出去'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乏适应'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和团队,缺少金融、信息、法律、税务和保险等必备的专业能力准备,导致在海外投资损失的概率更高。有资料显示,中国有2万多家企业在海外投资,许多是亏损的,这非常值得关注。"沈开涛表示。
全面防控"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风险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要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
企业"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内生需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能否在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中国今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得到相关国家积极回应,"一带一路"战略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将为沿线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提供新平台,在满足沿途国家发展利益诉求的同时,也将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投资合作带来历史性的新契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会计师房小兵表示,"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众多,经济体制不完全相同,发展的层次也不一样,整个社会发展生产力应该说水平相对较低,整个区域应对危机的能力比较弱。
具体到交通基础投资业务,房小兵表示,它是一种汇集多种风险的组合,包括:外部风险,主要是外部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如项目所在国所处的区域,所面临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内部风险,即组织内部的风险,在实施项目时,组织结构、实施方案等对项目带来的影响。还有合同风险,也就是契约双方可能发生的未知风险。房小兵表示,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风险管理实现全过程和全覆盖。
在具体操作方面,与会专家建议,应做好投资前期的准备,如识别交易或投资环节中不同的风险点、组织税务人员进行风险预判、改善税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的设计、重要税务相关文件的存档和管理等,从而使企业在"走出去"的前期,避免只着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及发展策略,而忽略税务问题的现状提出警示。
主动增加"走出去"领域的
金融供给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朱皋鸣指出,对于"走出去"企业而言,应加强和境内银行的沟通,更多地关注国际市场的利率、汇率变化,学会并熟悉金融创新工具。同时,更多熟悉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避免水土不服。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朱皋鸣建议银行主动增加"走出去"领域的金融供给,提高创新能力,尤其在融资品种、避险产品、增值产品的多样化方面多做研究,加强海外布局和企业之间的对接。
据了解,本次风险发布会作为江泰国际合作联盟发起的公益性活动,希望利用联盟的资源,通过权威的风险发布,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客户和"引进来"的国外企业客户提供全球保险与风险管理服务。
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8名风险管理专家对全球各区域蕴含的政治、战争、恐怖、公共卫生、劳工罢工、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等风险进行权威发布。全球第四大保险经纪公司--ArthurJ.Gallagher
International新加坡公司董事总经理Dick
Heath等国际知名风险管理机构负责人和法律、税务等方面的专家出席论坛。
在法律税务方面,来自中国知名律师事务所的3位专家从对外投资趋势及风险法律分析、认识投资地的税务风险的迫切性,以及如何减低企业投资海外的税务风险等不同角度,结合投资区域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法律税务风险,与参会企业进行了经验交流。
主讲嘉宾Dennis
Gamsy还以"规模能说明一切吗?"为引子,从非洲与全球其他地区对比详细介绍了"有吸引力的非洲市场与风险的比较",让更多的企业充分了解了投资热点地区的现状与投资前期注意事项。
参会的企业代表表示,这些权威的法律、税务、风险管理专家,面对面给企业带来更多、更专业的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和管理理念,加深了对各类风险的认识,了解了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提高了风险意识,为企业"走出去"走得更稳提供了专业服务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