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让邓村绿茶成为千年文化名茶
阅览次数:862        发布时间:2015-4-14 7:57:45

湖北邓村绿茶集团董事长黄宗虎(中)在茶园指导采摘标准

    宜昌茶叶品牌很多,文化积淀也各具特色,除拥有450年历史的邓村绿茶外,周边县市也出过几支贡茶,如远安的鹿苑茶、当阳的仙人掌茶、宜都的富锌茶、宜红茶等。虽然宜昌的茶文化积淀深厚,但是宜昌茶的品牌影响力却十分有限,在全国十大名茶的榜单上,尚未占据一席之地。宜昌茶如何面向全国推广?如何加大宜昌茶的影响力?湖北邓村绿茶集团董事长黄宗虎说:“如果宜昌茶以三峡绿茶地理保护标示的形式推广,不仅可以迅速占领茶叶文化的制高点,还可以明晰三峡茶叶的地理特征,从而带来产业的快速升级。”

  在湖北省内,宜昌茶叶种植面积最大,茶叶品牌最多,茶叶产量和产值也最高,使得宜昌茶叶在省内的影响力不容置疑,但是走出湖北省,宜昌茶在全国的影响却显得苍白无力,而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宜昌茶的品牌影响力不大,从而直接导致了市场的乏力。

  黄宗虎认为,这些情况不仅地方主管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茶叶企业自身也要有担当。“卖茶就是卖文化,文化就是品牌,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茶地域性特征都很强,并且无一例外的与深厚的文化背景有关。说起普洱就想到普洱茶,说起安溪就想到铁观音,提及西湖就想到了龙井。”黄宗虎说:“一支名茶就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一张名片就能带动一个产业。大牌效应肩负的是产业的责任,更是结构调整的利器和催化剂。长江三峡是农业部规划的全国特色绿茶及出口生产的核心区域,三峡宜昌更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学说之一,宜昌茶叶品质优良,茶文化底蕴深厚,已经是不需要再花费时日去宣传的大牌。因此,宜昌必须用好三峡牌、打好三峡牌,让三峡绿茶概念为宜昌茶代言。”

  记者:邓村绿茶品牌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黄宗虎:据记载,明朝1558年,一代首辅张居正回荆州省亲。回京时,他带了峡州地区500瓦罐邓村绿茶到朝廷,不仅与同僚分享,还献给嘉靖皇帝,让嘉靖皇帝品赏了邓村绿茶,由此可以佐证邓村绿茶悠久的历史和醇正的品质。

  记者:邓村绿茶作为宜昌最老的品牌之一,肩负的产业责任是什么?

  黄宗虎:邓村绿茶集团旗下现拥有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下辖1个鲜叶市场、4个基地、9个合作分社、30余家配套加工厂,直接网络了近17个茶叶专业村的近2万户茶农6万多亩茶园,而辐射带动的茶农现在已经达到20余万人,由此邓村绿茶已不仅仅是影响一个乡镇,而是带动和影响了夷陵区茶叶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影响了宜昌市茶叶发展的进程。一个地理保护标志,代表的是一个区域产业的命运。邓村绿茶不仅仅要让企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几十万茶农负责,让他们实现致富梦,过上好日子。而如果品牌文化不深,形成不了市场号召力,就会带来销售不畅,从而导致产业效益低下,最终挫伤的是茶农的积极性。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不让挥泪砍茶树的那一幕再现。

  记者:邓村绿茶文化优势是什么?

  黄宗虎:邓村绿茶重点突出了高山生态文化。邓村是全国首个“中国名茶之乡”,近年刚刚被评为“全国最美小镇”,处于北纬30度的优质产茶区域,全乡寸土种茶,一乡一业;我们的12万亩茶叶基地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的高山,与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毗邻,基本属于无人区地带,生态植被完好;由于在三峡库区流域,空气湿度大、土壤富含酸性,且我们始终坚持了宜昌大叶茶树种。这些特殊的条件形成了邓村绿茶“形秀丽、汤绿亮、绿豆滋味板栗香”的独特品质。

  记者:邓村茶在宜昌区域的影响如何,邓村茶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该如何提升茶文化的影响?

  黄宗虎:邓村茶的历史文化深厚,但是品牌的推广都是断断续续,缺乏连贯。一个品牌的文化打造需要漫长的过程,然而哪怕邓村绿茶拥有了450多年的历史,但因为没有文化载体,知名度在省外还十分薄弱。过去我们企业单兵作战,结果因为势单力薄,花费了大量地资金,效果却不明显,所以宜昌缩短与全国10大名茶的差距,在于宜昌茶应该用大品牌抱团出击。


  宜昌打好三峡品牌是完全可行的,例如可以取名为三峡牌邓村绿茶。其实三峡绿茶大概念与小品牌的融入并不矛盾,一方面有三峡绿茶大的品牌在摇旗呐喊,全国各地的茶商就会蜂拥而至,比如三峡茶城建成后,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四川等地的茶商纷纷在此贸易,给宜昌茶叶市场带来了活力。而小品牌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成为盈利者,有了利润才有发展空间。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加强引导和服务。每年的茶艺节、斗茶赛,实际上都是企业在做政府的事,这些文化动作需要政府主导,不断的制造动静,制造影响,宜昌茶的美誉度才会被认知。同时要进行茶业与旅游的有效的对接,发展茶叶观光旅游。所有宜昌的茶农茶企茶人,都希望宜昌茶业能快速地近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实现我们的致富梦、强企梦。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