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互联网+”时代 中国企业如何从0到1
阅览次数:875        发布时间:2015-6-3 7:30:21

全球创新论坛联合央视2套《对话》栏目邀请多位专家共议“互联网+”

 

近日,由北大后E促进会发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协办的“全球创新论坛第二期”于北京举行。

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硅谷“人脉王”里德·霍夫曼、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教授等国内外企业家、投资人、学者、创业者及北大后EMBA的学员等近2000人出席论坛,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实现从0到1”。

彼得·蒂尔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总是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就很难实现从0到1的转变。一个真正的创新者,从来都不会把才华浪费在竞争上,创新不是要想方设法去寻找成功的固定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是不存在的。

中国面对互联网大潮中该如何创新?

彼得·蒂尔介绍说,面对互联网的革命,中国企业的空间有很多,可能未来会取得很好的成绩,80%多通过复制,20%多靠创新,而日本、西欧、美国,进步的唯一方式就是创新。

信中利国际控股公司创始人汪潮涌认为所谓效仿、复制其实是一个本地化的过程,很多中国的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百度都通过学习和效仿,通过结合中国国情,创造了自己的科技模式以适应中国的市场环境。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十游则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中国的创新精神是可以培养的,如果中国的教育机制能够进行改革,更加鼓励原创和创新精神,将更加助力国家的创新发展。

初创企业最大的成功要素是差异化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论坛上表示,在创业的道路上,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动态实时调整方向。对于企业创业而言,初期需要学会聚焦,专注于自己的拳头产品并不断完善。

霍夫曼认为初创企业最大的成功要素是差异化,“只有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一以贯之,企业才能获得成功”,他表示。

彼得·蒂尔则表示,中国企业需要寻找到全新的领域,利用自己不易被人复制的优势,帮助企业全面加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时,作为投资人,需要有更加长远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不同领域的前沿趋势,找寻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关注点,准确把握投资的先机,锁定最值得投资的企业。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