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湖北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让“纸上专利”变生产力
阅览次数:827        发布时间:2017-11-24 10:00:40
    湖北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如何转化高校实验室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昨日,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葛琳介绍,将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完善体系、建立机制”四措并举,大力推进我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在武汉工程大学,由徐慢教授领衔的陶瓷膜科研团队研发的一组专利,作价2128万元,入股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公司。学校依规将此次收益的90%即1915.2万元奖给了研发团队。现今,该公司已在全国率先实现碳化硅陶瓷膜量产。
 
    湖北科研成果丰富,但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时间长、手续繁杂,从实验室走进市场,总是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纸上专利”。
 
    葛琳介绍,从根本上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湖北先后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十条”“高校院所服务企业新九条”“激励企业研发活动十一条”,以及《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30余项重要政策,着力破除制约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的“科惠网企业高校院所行”上,70余家企业踊跃地与31位行业资深专家进行“一对一”深入洽谈,最终湖北金牛管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与专家签订了合作协议,11家企业与专家达成合作意向。以“科惠网”为载体,我省大力打造“互联网+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成了覆盖全省各市州及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省中心+分中心+工作站”三级技术转移工作服务体系。
 
    同时,实施“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专项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葛琳表示,我省将继续促进创新资源转化。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收益对接,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