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
新资本·新金融·新经济高峰论坛引发多方关注本版摄影:记者何晓刚 |
![]() |
廖敏 |
![]() |
陈煌 |
![]() |
王健斌 |
![]() |
刘国梁 |
广东98家、浙江87家、江苏65家、上海38家、福建25家、湖南17家、安徽9家、湖北2家……
3日,在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一楼大厅,新资本·新金融·新经济高峰论坛现场,一张“2017年A股IPO家数区域分布图”引起了现场投资人、企业家及嘉宾的热议。
这张图片用大小不等的圆圈,标注了全国各省份去年上市企业的数量。湖北去年只有2家企业(海特生物和瀛通通讯)上市,这与湖北省全国排名第8的经济体量明显不相称。
投资人:树立主动拥抱资本的意识
“有的创业者急于求成,没有把企业扎实做好。在获取融资时,只接受了资金,而没有接受投资方带来的管理提升。”达晨创投业务合伙人、华中区总经理廖敏表示。
廖敏同时也是去年上市的瀛通通讯的投资人。他介绍,有的企业在上市时,没有准备好就急于报材料,材料报上去以后又被证监会退回来。还有的企业要上会了,又发现准备不足,想方设法推迟上市。
“希望这些现象能引起各方重视,让2018年有更多的湖北上市公司。”廖敏说。
“我觉得湖北上市公司排名靠后的原因,是企业对怎么与资本打交道的知识更新不够。”小蓝鲸董事长刘国梁表示,湖北企业家要提升资本意识。此外,企业还需要顺应市场,打好基础,练好“内功”,才能顺利上市,“企业做得值钱才可以融到钱”。
企业家:与资本融合有利企业成长
“今年虽然只上了两家企业,但是湖北有400多家新三板企业,是上市企业的后备军。我们明年不一定落后,仍然有机会。”武汉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斌表示。
他介绍,璟泓是在资本市场里成长起来的,“没有新三板成就不了我们,这一年年的成长,得益于真正与资本融合。”王健斌介绍。
“上市以后,我们的高管、员工、业务,什么都没有变,但企业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的信用增加了,找银行贷款有时甚至不用抵押。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海外并购等。”海特生物副总经理陈煌说。
去年8月8日,海特生物登陆创业板,成为一个公众公司。“但同时我们身上的压力也增加了,要把自己变成‘好学生’,更爱惜自己的羽毛。”
陈煌表示,在企业IPO过程中,一定不能有侥幸心理。“企业上市就像跑马拉松,要有节奏,不能猛冲。准备充分了,上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陈煌说。
海特生物副总经理陈煌:
企业选择投资者,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痛点
“企业在选择投资者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痛点。”3日,在“新资本·新金融·新经济高峰论坛”上,海特生物副总经理陈煌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特生物是一家医药企业,位于武汉开发区,其龙头产品为“金路捷——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该药品为国家一类新药,源自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属于神经损伤类疾病用药。目前全国仅有4家企业具备生产批号,海特生物为主要市场竞争者之一。
去年8月8日,海特生物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登陆创业板,成为去年武汉首家上市的企业。挂牌首日,该公司的股价涨幅就超过40%,达到涨停。
陈煌回忆,海特生物做第一轮股权融资时,发展不错,经济效益和现金流都很稳健。作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当时海特最缺的是新产品储备,并不是资金。
“所以我们在找投资者时要求,必须是专业投资生物医药、能带来新项目的优先。非常庆幸,我们的投资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项目。”
此外,与行业内投资者交流,给企业带来了新视野。“他们都是非常专业、资深的,很多是海归,带来世界最新的生物医药技术,以及行业发展潮流等信息。”陈煌表示。
陈煌认为,在企业发展壮大乃至上市的过程中,发展环境至关重要,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培育更多上市企业,政府要把企业的问题当自己的事情来做。企业有什么问题,都应想方设法解决”。
比如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有几个阶段:临床前、临床阶段、产业化阶段等,在产业化之前的阶段,企业均存在困难。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产业基金等进行引导、鼓励。
湖北省、武汉市,以及武汉开发区对上市企业有许多奖励政策,“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传递信心。”陈煌表示。
(记者康鹏)
武汉璟泓科技董事长王健斌:
庆幸抓住
国家资本市场战略机遇
“如果没有在新三板挂牌,就不会有今天的璟泓科技,我庆幸抓住了国家资本市场战略机遇!”3日,在“新资本·新金融·新经济高峰论坛”上,武汉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斌现身说法,在资本市场中,这家高科技中小企业是怎样抓住发展机遇的。
璟泓科技是武汉光谷生物城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生物免疫类快速诊断试剂和体外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3年7月,璟泓科技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武汉生物城首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
新三板挂牌,拓宽了璟泓科技融资渠道,也增添了王健斌干事的魄力。“以前,企业最大的困难是缺钱,一半精力放在找钱上。”王健斌说,挂牌新三板后,融资渠道通畅了,做事更有胆量。
去年5月,璟泓科技发布增发公告,募集资金不超过1.28亿元,拓展公司在医疗诊断领域的战略布局。这是该公司挂牌新三板以来第五次增发。截至目前,璟泓科技已在资本市场募资2.89亿元,股东中不乏上海博润、深圳创投红土基金、天风天睿、长江投资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
“我很庆幸较早登陆资本市场,让企业一年迈一个新台阶”,王健斌介绍,挂牌新三板4年多来,璟泓科技营业收入翻了6倍,净利润翻了近4倍,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面对2018年资本市场,王健斌非常关注“新三板分层与交易制度改革”政策,期待着新三板交易越来越活跃。
(记者张智)
小蓝鲸创始人、董事长刘国梁:
共享餐厅
把健康实惠美食结合起来
“参加今天的论坛让我受益匪浅,建议这样的活动每季度办一次。”在“新资本·新金融·新经济”高峰论坛圆桌论坛环节,小蓝鲸创始人、董事长刘国梁三次提到:2018年希望长江日报多举办资本论坛,让所有传统企业、中小企业头脑升级。
作为武汉民营企业家代表,刘国梁分享了小蓝鲸稳健发展的创新经验:近几年做了立体餐厅和共享餐厅。小蓝鲸立体餐厅,可为市民提供早餐,上午十点半增加送餐服务,中午餐厅厨师可以上门服务,下午餐厅做卤菜,晚上还做深夜食堂。共享餐厅是全国建门店,为当地居民、食堂和餐厅配送价格便宜的原材料,农民增收,居民降费,餐饮业转型升级,更把老百姓希望的健康实惠美食结合起来。
(记者王东方)
致众科技联合创始人郭磊:
青睐家门口的产业基金力量
“今年,我们希望能吸引湖北省内基金和政府引导性基金,实现新一轮融资。”3日,在“新资本·新金融·新经济高峰论坛”上,武汉致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郭磊对长江日报记者表示,2018年想打开产业基金融资的“新大门”,抓紧走向资本市场。
本次论坛,致众科技获得最具成长潜力企业奖项,郭磊感慨,还有2天就是创业7年的日子。致众科技是一个医疗器械创新创业技术法规咨询服务平台,为医疗企业提供外包服务,致力完善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凭借对医疗企业法规的专业和专注,2014年获得清华启迪的天使轮投资;不到一年,致众科技又获得经纬中国Pre-A轮融资,同年8月,致众科技成功挂牌新三板。
2018年致众科技将进行B轮融资,目光投向湖北省内基金和政府的引导性基金。为何青睐家门口的产业基金力量?郭磊解释,公司立足省内发展,产业基金对企业推动作用,可以为企业品牌背书。另外,医疗健康行业和政策发展密切相关,企业一定要与政策口、资源方增强联系。郭磊称:“医疗器械行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与沉淀,但走向资本市场是必然”。(记者吴秋娜)
链接>>>
武汉开发区鼓励金融发展 企业上市重奖500万
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奖励500万元,上市企业新迁入奖励500万元。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开发区获悉,当前,该区正大力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对企业上市予以重奖,奖金在全省区级层面最高。
武汉开发区是武汉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目前,已经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食品医药等为主的产业集群,去年工业总产值达3300亿元。
开发区聚集了许多大型企业,包括东风汽车、神龙、东风本田和东风雷诺等整车企业,康明斯、法雷奥等世界知名零部件厂商,以及格力、美的、海尔等重点家电企业。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54家。去年,东风本田成为全市首个年产超过千亿元的单体企业。
目前,武汉开发区有8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在证监会排队企业有1家,计划近两年报会的企业有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去年8月,海特生物成功实现创业板上市,成为2017年武汉市首家国内A股上市企业,挂牌首日股价涨幅超过40%。
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武汉开发区正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发展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公募等不同类型的股权投资基金,助推实体产业发展。该区通过南太子湖私募工场和经开产业基金两大平台,大力发展各类投资机构,全力推动各类私募机构聚集。
去年,武汉开发区推出“黄金30条”,每年将拿出18亿元用于支持奖励企业在开发区落户和发展。其中,10亿元用于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股权投资,武汉开发区对境内外上市企业奖励500万元,对新迁入区内的上市企业也奖励500万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奖励的力度还会增大。
开发区还先后举办了投融直通车、私募面对面、千里马训练营、私募风云榜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超过300家公司申请注册,其中119家已取得营业执照,30家已获得基协备案,产品规模突破30亿元。信中利、湖北宏泰、东湖国隆等业界知名投资机构落子该区。
南太子湖创新谷是武汉首批创谷,对于落户创谷的投资机构,武汉开发区给出了非常优惠的政策。如前3年企业所得税地税部分100%返还,后2年50%返还,并对投资机构高管个人所得税地税部分予以返还等。
落户创谷的投资机构,如投资开发区内企业,还可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如,投资武汉开发区内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达到1000万元,期限超过1年的,按不超过2%的比例予以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直接投资开发区内企业,资金规模达1亿元,期限满1年的,按不超过1%的比例予以奖励,最高奖励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