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近年来,湖北省在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 以湖北省统计局2017统计年报为据,我省民营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80%左右的就业和50%以上的税收。 可见,民营企业对有效抵御外部经济风险,激活内部经济需求,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已成为培育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但是,从2017年底我参加省民建、省民协在对全省12个地市州的100家民营企业调研中发现,发展民营企业,其金融政策支持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有一定差异。对国有企业而言,由于有比较良好的资本信用和竞争实力,融资能力一般都比较好,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政策诉求方面,更多的追求准入前国民待遇、同等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市场门槛平等就行。 对民营企业而言,更需要的是建立投融资体制机制保障,才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所在。
过去10多年,虽然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发布了多个政策文件,以推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在全省启动推广了普惠金融政策,除了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建立普惠金融部,扶持民营企业融资贷款外,还发展了一大批小贷、保理、担保、租赁、互联网金融企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细分市场、分门别类地助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但是,从实践效果看,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未得到解决,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调研的民营企业资金状况较好的不到10%。
总之,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当前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同角度能得出不同原因和结论。比如,是金融机构不够努力?还是地方政府不够积极?抑或是民营企业散杂小、信用等级不强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总体上看,民营企业融资存在两个体制性障碍: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体系特别是股权融资渠道太薄弱。 2017年,我省新增全社会融资90%左右是债权,股权融资只占不到10%。大家都知道,股权融资体系最大的服务对象就是民营企业、创新企业。民营企业短缺的首先是资本金,最需要的是资本金注入。一个社会如果股权融资比重高,最先受惠的就是民营企业,与之相反,如果股权融资比重低,民营企业在股权市场就很难融到资,在债权、贷款市场更难融到资,因为在这些市场上,主要靠的是信用,信用更高的国有企业往往挤占了80%左右的融资,给民营企业留下的融资空间太少,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试想,当大银行每年的融资额度能轻松的大笔的贷款给信用好、工作成本低的国有企业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费工夫、高成本的为民营企业融资呢?
另一方面,这十来年,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而释放出来的一大批小贷、租赁、保理、担保、互联网小贷公司以及私募、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理念和约束还不太够,所从事的业务,大量的进入影子银行自我循环的圈内业务。
这些年,银行表外业务、理财业务的资金进入影子银行圈的资金高达万亿元左右,这些钱成为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钱虽然不少,但大多没进入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体系,而是通过通道业务收通道费、嵌套业务搞抽屉协议以及高息揽储、高息放贷、资金池错配转化为房地产开发融资,转化为老百姓买房的首付贷融资,转化为消费贷、校园贷融资,致使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融资受到挤压,更加难上加难、贵上加贵。
因此, 推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民营企业服务,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能就民营企业谈民营企业,而要从宏观经济的融资结构、融资体制考虑问题,解决好上述两个问题。
从普惠金融的具体操作上看,这十多年,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新生长出来的小贷、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打麻雀、打散弹,缺少产业链金融的系统推进和覆盖。 推动普惠金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操作层面上,关键是要突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金融服务概念。
具体而言,我们建议可否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对策:
一、各级政府要继续推动各商业银行以民营企业部、普惠金融部为中心搭建普惠金融总行、分行、支行多层次、垂直化组织架构体系,积极发展民营企业贷款,为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提供门槛更低、利率更优惠的融资服务。
二是省民建企业委员会和省民营企业协会要出面协调配合信贷机构对重信誉的民营企业的贷款合同放宽续贷门槛,严厉打击P2P网络借贷搞网上的乱集资、乱放高利贷、高息过桥并陷入庞氏骗局的行为,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权益。
三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可以设立扶贫融资担保基金,各个区市可以建立伞形担保体系。
四是加强金融财政政策联动,建立民营企业特别是涉农贷款、保险、担保的贴息贴费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出小额支农贷款的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
五是加强对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考核,强化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合理区间为民营企业贷款予以加杠杆的产品创新,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六是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倡导性、政策性、开发性的保本微利优势,用好用足国家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下浮的相关政策。
作者: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协会副会长游峰
参考文献:
①湖北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②《2017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叶青关于湖北经济发展的几个建议》
④《民建湖北省企业委员会2017百家民企调研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