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近些年,中国大企业的规模正不断扩大,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规模相当于美国500强的2/3,成为全球重要的大企业群体之一。
他们是其中一员,从最初的几个、十几个员工艰难创业,发展成为全球几万人、几十万人的庞然大物,在国际巨擘的夹攻和狙击下,创新求变,终成为各个领域的NO.1.
他们,以开拓者的姿态,前行在一条引领国内外企业界的道路上,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企业高度的认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崛起的蓝本。
他们,是一群让世界谈及色变的中国企业!
大疆:无人机领域的“苹果”
当章子怡满心欢喜收到9.15克拉钻戒时,汪峰如愿以偿抢到了头条!同时,无人机火了!名为 DJI(大疆创新)的无人机公司开始掀开神秘的面纱。
事实上,在国内鲜有露面的DJI,硅谷却将其与苹果相媲美,属于一家隐形的世界级无人机公司。
当遥控直升机在汪涛汪滔手中不受控制,他的大学毕业设计主题确定了,做一个自主悬停成品,从立项到真的做出成品,汪滔团队用了不到一年,而自主悬停在当时属于尖端课题方向,清华、浙大、华南理工等高校博士群中都需要花费三五年时间才能完成技术突破。
毕业之后,汪滔开始尝试把自主悬停技术商业化,但终究聚集在小众群体,为了真正形成规模市场,汪滔把产品价钱降下去,主打全世界范围内的模型爱好者。
产品价钱降下去,同时在技术的上游加紧构建壁垒,汪滔迅速打败了国外很多强劲对手,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独占鳌头,享誉100多个国家,销售额增长 80 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
2014年 11 月,DJI 最新款 Inspire 1 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年度科技产品设计 TOP 10 中,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的魅力内涵。
点评:好奇心是最强大的驱动力,追求极致在细分和窄众市场中将塑造出最有竞争力的行业壁垒。
联想: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1984年,认识到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柳传志怀揣着20万元的启动资金,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创立了联想,英文名为legend,义为传奇。
技术人员出生,柳传志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2004年,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
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几十年的风雨征程,联想控股早已从最初的单一IT领域,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综合企业,其工作人员和产品已覆盖了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包括核心资产运营、资产管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三大板块。
弘毅投资的LP管理着至少8万亿美元的基金,相当于德、法、英三国GDP总和;联合保险提供的教育保险经纪服务,已覆盖全国老师和学生总人数的60%;君联资本管理的高品质被投企业,早已多达150余家、涉及100多个行业……
这些名字的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联想!
2015年,联想发布了新版logo,以及新的口号“never stand still”——永不止步。
点评:纵观发展历程,联想做了两件事情:极致专注PC和多元化模式运营,正是源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力,联想才能成为一个巨人。
华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
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大多集中在国有控股企业,而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民企较少,但华为是个例外。
1987年,华为以2万元起家,代销HAX交换机以从中获取价格差。在这个倒买倒卖的过程中,任正非完成了原始财富的积累。不过,任正非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要得是站在满风险的高科技领域的前沿,成为时代弄潮儿。
高新技术行业的一大特点是标准化,当国内很多企业都受制于标准化要求,踟蹰不前,华为却持之以恒投入标准和专利,它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想像。
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已是电信领域的知识产权龙头企业。
当华为处于婴幼儿时期,曾遭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等巨擘围追阻截,凭借着过硬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海外市场扩展能力,华为逆势而为。当这些曾经的通讯产业巨擘面临衰亡,华为却以昂扬之姿让全世界瞩目。
2014年,华为以24.7%的市场份额,成为排名第一的通信电源供应商,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在短短26年的历史里,华为创造了创造了全球企业都未曾有的历史。
点评:正如任正非所言,技术乃生存之本,华为之所以从一个小小的代销商成为国际通信名企,关键是它不懈追求核心技术上的自主权。
阿里巴巴:全球最大IPO
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故事日日更新,不断强奸着人们的视觉,有时候不经感叹:如果没了阿里,世界将发生什么?
1988年,18罗汉齐聚家徒四壁的马云公寓,裹着地铺,拿着微薄的薪资,创建了阿里巴巴集团。
打着“网络义乌”的口号,阿里巴巴上线后,会员急速增长,不到一年,数已超越10万,阿里开始疯狂海外扩张,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和合资公司。
2003年初,在阿里巴巴B2B核心业务盈利稳定后,马云为寻找新增长点,推出C2C业务,创建淘宝。
2003年eBay易趣在C2C市场份额高达90%左右,成为淘宝前行的最大绊脚石。马云推出“免费模式”,使得淘宝网迅速聚拢人气。2008年,淘宝C2C市场份额86%,eBay易趣6.6%,最终eBay仓皇出逃。
随着淘宝网的快速发展,在线购物支付中的信用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阿里巴巴开始寻求打造自己的支付模式。2003年10月,支付宝上线。
16年来,阿里巴巴从最初的信息流(阿里巴巴B2B、淘宝C2C、淘宝商城、一淘),再到资金流(支付宝)、规划中的物流,到最后的全程电子商务服务商(Live at Alibaba),阿里已成为产业链最为完善的互联网+企业。
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自此,阿里巴巴同Google、Facebook、Amazon等科技公司一样,被视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
点评:如果要分析阿里成功的关键因素,那无疑就是马云天马行空的大胆创新和永不言弃的坚持。
总结:企业失败各有不同,但成功因素却大体一致。仔细观察上面四家企业,会发现他们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共通地方:1、敏锐地察觉世界经济的发展风向,敢于站在风口;2、在波谲云诡的商界中不管创新和求变,以开拓者的姿态,引领行业发展;3、坚持客户第一原则,不断专研产品和扩展服务,追求追求最佳用户体验。
他们,不在少数。中国企业位列世界品牌将越来越多,他们向高端领域进军,占领新兴市场,已然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也许,在未来,中国也将诞生一批批几百年老字号的国际知名性大企业。